“文藝兩新”賦能文藝繁榮發展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的文藝組織”“新的文藝群體”,這極大地推動了新文藝群體、新文藝組織的創作生產,激活了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文藝創造熱情,喚醒了人們對藝術追求的多種可能性和無限想象力,社會主義文藝百花園中百花競相爭妍。“文藝兩新”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文藝生力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強國的號角更為嘹亮。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互聯網技術的全域普及,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文藝創作。借助新媒體興起文藝新形式、新類型、新傳播,大眾依愛好而寫、憑興趣而作的新藝術產能產量大大超過傳統文藝生產總量。近年來,政府層面在藝術創作生產中十分注重吸納新文藝群體加盟共創,新文藝群體由原來的自娛自樂自編自創逐漸走向面向社會需求和道義責任,其策劃主導的文藝項目也得到政府專業團隊的支持參與。文化藝術生產關系的優化調整和活力釋放,文藝生產力的創意要素、科技要素、工具更新、傳播方式、治理能力的極大解放、優化配置,讓新文藝群體的創作生產更為豐沛多樣、更接地氣,文藝創作正呈現“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的新態勢。
新文藝創作生產方式和成果的不斷創新,培養壯大了文藝創作隊伍,為老年群體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開辟了藝術養老新方式,為新生代群體撲進藝術海洋、擷取生活珍珠提供了藝術新體驗。“文藝兩新”還通過視覺、聽覺、動感藝術的海量生產供給,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人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質的滋養浸潤和不斷提升拓展了更為深廣的空間,為中華美學精神的當代表達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品力作,對推動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作出了不容小覷的獨特貢獻。新時代需要文藝大師和新的文藝高峰,富有文化原創力和創新性的“文藝兩新”,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者:李明泉,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新文藝群體委員會主任)
《光明日報》(2022年09月05日 03版)